36氪获悉,「傲意科技」近期已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英飞尼迪资本、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沃美达资本共同投资,升氪剂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
据了解,这也是傲意科技继今年初的亿元级B+轮融资后,在3个月内再次快速交割的一笔新融资。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灵巧手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上市进程,以及产能建设和市场拓展等。
傲意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机器人与脑科学的技术研发,并搭建了“机器人-AI算法-神经接口”三位一体的自主研发平台。
目前,包括面向具身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场景的ROhand系列灵巧手、面向截肢患者的OHand™智能仿生手、以及面向由于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的手部运动障碍的手指关节外骨骼产品三大类核心产品在内,傲意科技已有多款手型机器人产品上市销售。
傲意科技创始人倪华良表示,在手型机器人产品开发上,无论是具身场景还是医疗场景,除了系统参数和系统稳定性要求之外,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被兼顾到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公司自创立之初,就力求通过自研算法和核心零部件,寻找有别于海外高价产品的“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的原因。
以OHand™智能仿生手为例,该产品主要面向截肢人群,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无创肌电神经信号传感器阵列等核心技术,可通过感知用户的手势动作意图进行主动、自然切换,模拟人手完成侧握、侧捏、指点、托、提等基础动作。
“坦诚讲,仿生手并非是消费升级市场,这也意味着其需求人群的支付能力有限。因此,我们首先通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将一台仿生手的售价压低至10万元以内。在销售一侧,除传统经销商代理外,我们已申请进入上海残联补贴目录集采,报销比例接近90%,成为中国残联为数不多进行补贴的的高端智能辅具。目前,随着上海地区的实践落地,其余省市包括浙江等区域也开始逐步拓展这一模式。”倪华良介绍称。
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OHand™示意
与此同时,凭借成本优势,OHand™智能仿生手的出海规划也在进行中。该产品已取得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并于2024年获得美国PDAC商保支付代码,现已在美国、中东、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业化。
倪华良透露,自去年起,公司整体的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国内。
ROhand灵巧手类产品则主要服务于具身机器人企业客户。由于不需要像装在人身上那样连接神经接口,灵巧手的研发相当于在仿生手的基础上“做减法”。
据介绍,傲意科技的一代灵巧手ROHand是一款高灵敏度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具备6个主动自由度和5个被动自由度,总共11DOF;在外观和结构设计上,公司选择了最接近人手的尺寸和比例。此外,ROHand灵巧手单个手指可负载最高达10KG,整手可负载30KG的重物,可覆盖具身机器人领域多个复杂场景的使用。
傲意科技方面提供的信息显示,灵巧手同样在“成本-系统参数-稳定性”不可能三角上实现了兼顾。2024年10月ROHand正式被推出之后,已进入多家机器人公司的供应商体系,包括多家海外具身智能公司。“以出货量计,我们已排进国内灵巧手第一梯队。”倪华良介绍。
傲意科技灵巧手在具身机器人领域应用示意
此外,针对神经康复场景,傲意科技还研发了一款用于手部功能障碍人群康复训练的手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目前该产品已拿到创新医疗器械的快速审批通道。现阶段,该产品正在针对脑卒中和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手功能障碍两个适应症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倪华良表示,目前,公司正大力推进产品迭代与全球市场拓展,今年计划推出两款全新升级的灵巧手产品。其中,新二代灵巧手将具备触觉等感知能力,预计于本月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