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第一作者为 Chuanyang Jin (金川杨),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即将前往 JHU 读博。本文为他本科期间在 MIT 访问时的工作,他是最年轻的杰出论文奖获得者之一。本文的指导老师为 Tianmin Shu (舒天民),JHU 助理教授,Social Cognitive AI Lab 的主任。博士师从 UCLA 朱松纯教授,在 MIT 完成博后,致力于构建能够在现实世界中理解、推理和与人类互动的社会智能系统,从而推进以人为中心的 AI。本文另外两位指导老师 Joshua B. Tenenbaum、Antonio Torralba 为 MIT 著名教授,google scholar 引用量均在 10 万以上。心智能力(Theory of Mind,ToM),即理解人们思维的能力,是开发具有类人社会智能的 AI 模型的重要基础。近日,来自 JHU, NYU, MIT, Harvard 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创了第一个多模态的 ToM 测试基准,发现现有的多模态模型和 LLM 都表现存在系统性缺陷,同时他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在刚结束的 ACL 2024 会议中,这篇论文获得杰出论文奖。
论文标题:MMToM-QA: Multimodal Theory of Mind Question Answering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401.08743
网站: https://chuanyangjin.com/mmtom-qa
代码: https://github.com/chuanyangjin/MMToM-QA
MMToM-QA第一个多模态的 ToM benchmark先前所有心智能力的测试基准都是单一模态的。MMToM-QA 是第一个多模态的心智能力测试基准。其中每个问题包含三部分:一个人的活动视频,环境和人类动作的文字描述与一个 ToM 问题。此前,大部分的心智能力测试基准都使用较简单的模版,文字或视频的长度很短。MMToM-QA 要求在更长的上下文下,更复杂多样的环境下系统性衡量模型的心智能力。既考察 belief(人们所认为的),也考察 goal(人们的目标)。
BIP-ALM小模型 + 逆向规划超过 GPT-4V那么,我们该如何缩小 AI 模型和人类表现之间的差距?该团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BIP-ALM (Bayesian Inverse Planning Accelerated by Language Models)。该方法首先从视频和文字中提取出相同的符号表示,接着对这些表示进行对齐和融合,再使用逆向结合语言模型来推断各种心理状态的概率。